【编者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室主任王晓明表示,尽管我国在电动汽车上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产业化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着技术不成熟,可靠性、耐久性不够,规模小、成本高、社会配套设施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室主任王晓明表示,尽管我国在电动汽车上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产业化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着技术不成熟,可靠性、耐久性不够,规模小、成本高、社会配套设施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在当前的形势下,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一方面坚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并举,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强化生产和消费者的预期,激发各种主体的积极性。
实际上,中国新能源车在推广过程中,路线图的问题依然尖锐;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所有制单位都牵扯其中,利益纠葛异常复杂。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对此提出了三方面的解决原则:一是坚持采取不插电的模式,这样才具有实用性,否则牵连进来的单位越多,组成结构越复杂,实现的可能性就越低。二是要大规模的投入公共交通,主要是供出租车使用,降低出租车的运营成本和净化城市空气,具体方案是政府或保险公司补贴购车款,然后车价每公里提高3元,司机则享受了成本降低的收益。三是科技开发,采用产业开发基金制来运转。国家投入基金,不划线地允许各种科技开发方向的项目申请。开发成功了,基金要收取科技转让费用充实科技基金。如此,中国的新能源车才会进入真正的开发应用时代。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