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谈判比的是谁的腰杆更硬

2011-08-19 09:31:22 | 作者: 安邦咨询来源:华财网

【编者按】中俄双方就天然气价格问题依然没有达成共识。俄方专家表示在石油付费出现纠纷之后,俄方天然气部门决定将不再使用“贷款换资源”的方式进行合作。

 

  近日,中俄能源合作北京——莫斯科中俄专家视频连线座谈会在俄新社北京新闻中心举行。

  目前,中俄双方就天然气价格问题依然没有达成共识。俄方专家表示在石油付费出现纠纷之后,俄方天然气部门决定将不再使用“贷款换资源”的方式进行合作。

  今年8月初,据俄罗斯《新闻报》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简称俄气)来京进行新一轮价格谈判。这次向中国开出的要价已经降至每立方千米250美元,与此前每立方千米350-380美元的报价低了100美元。但是俄气希望中国提前支付400亿美元预付款以此换得俄罗斯在未来30年内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保证。

  对此,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庞昌伟表示,国际上从没有预付款这个说法,天然气的风险很大,给中国一部分股份可以,但预付款不可以。即使俄方将价格降到每立方千米250美元,中国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在国内销售也是亏损的。俄罗斯社会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塔基亚娜·米特罗娃称,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天然气开采成本比向欧洲出口的西西伯利亚地区要高,从而向东出口的天然气价格就稍高一些。“可以说便宜的天然气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开采天然气成本都是比较高的。”

  此外,米特罗娃表示,俄方最近的一个做法是将天然气与石油价格挂钩。中俄天然气谈判并非表面那么简单,其背后涉及中俄双方不同领域的发力,对于中国来说,积极制定计划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反而是一劳永逸的战略解决之道。反过来,俄罗斯经济对于能源的依赖很深,谈判是难以长时间拖下去的。

  安邦过去一直指出,面对俄罗斯的要价,中国腰杆一定得硬起来,这次的拒绝也证明了我们的看法。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