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家信息中心8月16日在《中国证券报》发布三季度宏观经济预测报告称,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见效,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将保持平稳减速态势,但物价涨幅可能达到今年季度峰值。预计三季度我国GDP增长9.2%左右,CPI上涨6.2%左右。
第一财讯:国家信息中心8月16日在《中国证券报》发布三季度宏观经济预测报告称,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见效,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将保持平稳减速态势,但物价涨幅可能达到今年季度峰值。预计三季度我国GDP增长9.2%左右,CPI上涨6.2%左右。
报告表示,由于粮食生产和美国货币政策走向等重要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三季度通胀压力依然较大,CPI涨幅有可能创出今年季度峰值。初步预计,三季度CPI同比上涨6.2%左右,高于二季度5.7%的涨幅;三季度工业生产者价格上涨7.3%左右。
报告指出,由于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粮食生产,特别是近期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三季度食品价格仍有上涨压力;同时,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明显加大,美元贬值将给我国带来新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另外,我国的负利率具有刺激借贷、扩张需求的作用,物价上涨的货币环境仍然比较宽松。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油价和电价等资源价格上调等因素,将成为推动消费价格走高的刚性因素。
不过,报告认为,物价但并未出现加速上涨的态势,仍在可控的范围内。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因长期价格管制导致的隐性通胀问题。因此,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要素价格机制改革,解决隐性通胀问题。
经济增长方面,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了稳中趋缓的迹象,但经济适度放缓并未严重影响到就业形势。因此要容忍经济适度降温。
报告认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规划投资项目将纷纷上马,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建设项目启动,投资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上半年18个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住房销售快速反弹等因素有助于推动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下半年贸易顺差比上半年有所扩大。因此,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减速趋势。初步预计,三季度我国GDP增长9.2%左右。
从国际来看,报告认为,三季度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欧债危机有蔓延之势,美国信用等级下调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低于预期。但新兴经济体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球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的可能性较小。
报告还表示,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受价格因素影响名义增幅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但实际增速继续回落。预计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左右,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5%左右,增幅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另外,消费需求增速较上年有所放慢,但各月之间增速相对平稳。预计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5%左右,增幅同比放慢0.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11.7%左右,增幅同比放慢3.3个百分点。
外贸方面,报告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特别是欧美等主要贸易伙伴增长动力不足,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将继续有所减慢。预计我国三季度出口增长18%左右,进口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696亿美元,同比增长6.7%左右。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