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预计决策者有意以汇率为抑制通胀的短期手段
【财新网】(记者 陈璐)8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40,至6.3991元,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自今年4月29日人民币突破6.50关口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趋势几乎呈直线型,尤其是本周前四天,人民币升值约0.7%。自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约3.5%。在对弱势美元走高的同时,人民币对欧元、英镑一直处在波动区间,略有升值,但对日元却持续贬值。
近期受美债评级调降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投资者担忧全球经济再一次陷入衰退。这期间,人民币中间价显著走高。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央行有意以汇率为抑制通胀的短期手段,而不倾向于通过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国内市场压力。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面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及外部环境恶劣,“中国央行或许已经暂停加息和上调存准,故以人民币升值来代替紧缩之政策,但如果不日之内再度加息或上调存准,则央行紧缩力度之大,将远超市场预期。”
不过,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面对目前的外部环境恶化,中国政策面也不会再次出现2008年那种大力度的刺激政策。相反,中国将维持偏紧的货币政策,控通胀仍将是中国货币政策首要目标。由于美联储推出QE3的可能性加大,应对资本输入压力,中国央行可能采取加大对冲力度、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等工具加以抵消。
此外,7月中国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为人民币加速升值提供另一个支持。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7月贸易顺差创下年内的最高值,达315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经济学家预计,中国未来几个月贸易顺差将依然走高。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中国贸易顺差高于市场预期,导致了一个新问题,如果暂停紧缩,贸易顺差将不可避免增加国内的流动性,导致通胀压力;但如果不暂停紧缩,面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中国经济又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允许人民币升值,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他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衡上周在新浪微博访谈中表示,如果从名义有效汇率角度衡量,人民币自从2010年6月进行汇改以来贬值了4%。他提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意味着人民币的购买力将提高,通常会降低通胀率,也有助于降低房地产市场压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