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突破6.4 今年升值3.5%

2011-08-11 19:22:00 | 作者: 来源:财新网

【编者按】预计决策者有意以汇率为抑制通胀的短期手段

预计决策者有意以汇率为抑制通胀的短期手段

  【财新网】(记者 陈璐)8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40,至6.3991元,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自今年4月29日人民币突破6.50关口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趋势几乎呈直线型,尤其是本周前四天,人民币升值约0.7%。自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约3.5%。在对弱势美元走高的同时,人民币对欧元、英镑一直处在波动区间,略有升值,但对日元却持续贬值。

  近期受美债评级调降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投资者担忧全球经济再一次陷入衰退。这期间,人民币中间价显著走高。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央行有意以汇率为抑制通胀的短期手段,而不倾向于通过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国内市场压力。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面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及外部环境恶劣,“中国央行或许已经暂停加息和上调存准,故以人民币升值来代替紧缩之政策,但如果不日之内再度加息或上调存准,则央行紧缩力度之大,将远超市场预期。”

  不过,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面对目前的外部环境恶化,中国政策面也不会再次出现2008年那种大力度的刺激政策。相反,中国将维持偏紧的货币政策,控通胀仍将是中国货币政策首要目标。由于美联储推出QE3的可能性加大,应对资本输入压力,中国央行可能采取加大对冲力度、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等工具加以抵消。

  此外,7月中国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为人民币加速升值提供另一个支持。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7月贸易顺差创下年内的最高值,达315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经济学家预计,中国未来几个月贸易顺差将依然走高。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中国贸易顺差高于市场预期,导致了一个新问题,如果暂停紧缩,贸易顺差将不可避免增加国内的流动性,导致通胀压力;但如果不暂停紧缩,面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中国经济又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允许人民币升值,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他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衡上周在新浪微博访谈中表示,如果从名义有效汇率角度衡量,人民币自从2010年6月进行汇改以来贬值了4%。他提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意味着人民币的购买力将提高,通常会降低通胀率,也有助于降低房地产市场压力。■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