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分析指PMI呈现季节性特点,7月回升至50.5%,未来两月可能继续小幅回升
【财新网】(实习记者 徐红)上海市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50.5%。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能简单解读为经济前景向好,PMI指数呈现季节性特点,未来两月可能继续小幅回升。
上海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市7月的PMI指数比上月上升1.2点,在6月份跌至收缩区后,本月又重新进入扩张区。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加权而成。该指数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即当指数高于50%时,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之虞。
但平安证券宏观经济高级研究员孙方红对财新记者表示,较全国来看,上海的产业结构看更接近于发达经济体,制造业比重只有40%, 而第三产业比重则达到了60%。因此,50.5%的PMI指数仅表明上海工业经济是处于扩张性,不能简单解读为经济前景向好,就整体经济形势来说,还需要考量第三产业的发展。
构成上海PMI的5个分项指数在7月呈“三升两降”格局,其中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分别上拉整体指数1点、0.4点和0.1点;生产指数下拉0.3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影响甚微。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1日公布的数据,7月全国PMI为50.7%,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5个分项指标的走势,均与上海市指标一致。
而上海统计局报告称,上海市制造业自年初以来增长放缓,制造业PMI已连续3个月在50%的临界值附近徘徊,目前企业库存缩减仍在继续。
成本、资金等因素仍在给企业造成压力。数据同时显示,7月近四成企业反映受江浙等地供应商被迫限电停产、部分地区高温或雷雨等灾害性天气、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等影响,导致原材料短缺和供应商配送脱期等问题;19%的企业反映资金紧张,比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
孙方红表示,参照2009年和2010年的上海PMI指数,今年5月-7月的PMI指数还是呈现出了季节性的特点:即6月达到一个低点,随后又有所回升。孙方红预计在接下来的2个月,上海PMI指数可能继续小幅回升。
上海PMI指数编制调查工作于2008年开展实施,覆盖了全市20个制造业行业大类。调查对象为企业主管采购业务活动的经理或负责企业原材料采购的部门经理。■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