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地票交易成了重庆“八大投”的饕餮盛宴

2011-07-25 17:19:21 | 作者: 安邦咨询来源:华财网

【编者按】    土地短缺一直是地方政府颇为纠结的发展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成都和重庆先后进行了地票交易试点。但两个试点城市遭遇了两种境遇,...

    土地短缺一直是地方政府颇为纠结的发展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成都和重庆先后进行了“地票”交易试点。但两个试点城市遭遇了两种境遇,前者被叫停,后者交易金额达到了上百亿元。7月14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副总裁王晓芹表示,“国土资源部上个月考察重庆之后,近期还会有几个国家部委来渝进行调研。”似乎重庆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标杆,但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少,其中之一就是农民得到的利益并不能令人满意。江津李市镇孔目村是重庆第一桩地票交易的诞生地,当地村民对于宅基地复垦后的补偿却抱怨颇多,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都声称只拿到很少的宅基地补贴。重庆地票制度设计者之一,曾赴孔目村进行调研的重庆社科院区域研究所所长陈悦则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与地票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也有一定关系,农民并没有作为主体直接参与到地票交易,并不清楚地票交易的情况,要让农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证需要对运行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此外,到目前为止,市场上交易的单笔地票多在千亩以上。以今年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4月24日公布的信息为例,此次6600亩地票分成8份(1000亩6份、500亩1份、100亩1份)。这样的情况在已经进行的23场交易中并不鲜见。如此巨量的交易规模,那么地票最终的买家是谁?据了解,买家中频频出现重庆八大投的身影。陈悦表示,“应该进一步将这些大单进行拆分,不然上千亩一单的地票纯粹就是为重庆储备了土地需要指标的八大投这些国企量身定做,成交价格基本上就是挂牌价格,不利于充分让农民获得收益的初衷。”她说,“本来市场化的产品,却变成了非市场化的交易。”事实证明,地票每单规模一旦低于1000亩以下,都获得了市场的追捧。(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