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一财讯: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7月24日发布网志再次指出,目前香港的通胀仍有上升压力;而经济增长的后劲仍持续。
第一财讯: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7月24日发布网志再次指出,目前香港的通胀仍有上升压力;而经济增长的后劲仍持续。
曾俊华6月26日曾撰文表示,影响本港通胀的因素短期内不会明显减退,香港通胀上行的风险正在增加,在未来数月很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港府统计处7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香港整体消费物价同比上升5.6%,对比5月的相应升幅5.2%。若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纾困措施的影响,6月香港综合消费物价指数的同比升幅亦达到5.5%,较5月份的5.1%为大。6月物价同比上升,主要是由于私人房屋租金,以及家庭服务费用和猪肉价格升幅扩大所致。
对此,曾俊华再次重申,从目前情况看来,影响本港通胀的几个因素仍然强劲,即是说全球的商品价格、输港的食品价格、住宅租金还保持着升势。而本港经济在连续5季增长之后,后劲持续。
他指出,上述因素是占最新通胀增长的7成之多,本港的通胀看来还有上升压力。这不仅是香港独有的情况,在保持经济增长势头的整个东亚地区,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胀。相对之下,香港的情况已不算太坏。
曾俊华并表示,必须承认,作为外向型的细小经济体系,加上实施联系汇率制度,香港无法全面利用利率作出调控,在控制通胀上是比较被动的。
他还透露,第一次发行的“通胀挂钩债券(iBond)”月初推出之后,已在19日截止认购。认购额超过预期的最高发行额,达到130亿元。iBond可望在低利率、通胀趋升的环境之下,协助维持个人、家庭储蓄的购买力,让市民多一个应付通胀的选择。iBond每半年派息一次,息率是过去半年的平均通胀率。
此外,曾俊华指出,发行iBond更是为了进一步推动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主要目的是提高零售投资者对投资债券的认识和兴趣,从而促进本地零售债券市场的发展。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