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在解读下半年用电需求时透露,在我国31个省区市中,上半年有28个省份的经济增速超过10%,其中有12个省份的经济增速超过13%。
日前,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在解读下半年用电需求时透露,在我国31个省区市中,上半年有28个省份的经济增速超过10%,其中有12个省份的经济增速超过13%。而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速为9.6%。
业内测算,如无意外,在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化的当下,地方GDP无论是增速还是总和将再度超过全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全国数据屡屡被超过?统计专家、中国社科院经济统计分析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刘仕国给出了三大因素:首先是统计口径不同。
国家层面的统计抽样系统相对独立,因而相对更客观;其次是技术原因。地方核算的样本是按照生产的最新产品来计算,而全国作为一个大市场,产品的跨地区流动使得一地的最终产品成为其他地区的中间产品,这体现在GDP中会使得部分地方数据超过总体,这样的技术原因导致的差异属于合理范围;此外,行政干预导致某些地方存在数据虚高现象也是地方高于国家的原因之一。“政绩考量等局部利益出发而导致高报的冲动。”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地方数据虚高会产生经济过热的假象,从而得出应继续实行经济紧缩政策的误判。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GDP数据是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如果地方数据存在水分会对经济政策决策带来一定干扰。如某地经济增速实际较慢,应当采取偏松的货币政策,但统计数据显示的GDP增速较快将导致政府采取偏紧的货币政策,对地方经济带来不良后果。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