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根据中国民政部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0年全国社会捐赠款物合计超过3000亿元。而《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表明,九成社会公众表示对慈善信息公开情况不满意。
【《财经》综合报道】根据中国民政部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迅速,2005年至2010年全国社会捐赠款物合计超过3000亿元,依法登记的慈善组织大幅增加。
然而,《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表明,九成社会公众表示对慈善信息公开情况不满意。
据民政部发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显示,2006年,社会捐赠总额首次超过100亿元,2008年、2010年两度突破1000亿元。
此外,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数量由2005年底的31万个增加到2010年底的44万个,其中许多将慈善作为服务宗旨。而今年北京等地区对民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规定的调整,将促进更多民间组织拥有合法身份。
《纲要》指出,目前全国已初步形成了多种类型、分工协作的社会捐赠网络。
随着中国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透明度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去年底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表明,超过九成社会公众表示对当前中国慈善信息公开情况不满意。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张强认为,“慈善信息公开透明,是增强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基础”。
张强表示,公开透明原则是慈善事业发展应当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从财务内容公开到服务内容公开,从服务标准公开到社会效果公开,公益慈善组织应当逐步做到慈善信息的全程公开。
此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非政府组织研究所所长邓国胜认为,公益慈善组织还应注意到社会公众对信息的认知感受能力,学习借鉴国际上一些公益慈善组织的先进管理经验,做到公开形式让公众满意,这就有利于增强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