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浙江宁波十年的湖北女子黄珺,因涉嫌信用卡“恶意透支”,被宁波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此后在宁波市看守所非正常死亡。当地警方认定为自杀,但家属有异议。
黄珺死了。
目前警方的说法是,她是在宁波看守所里自杀而亡的。然而,家属对警方的认定存在一些异议。
比如,黄珺进看守所两个月未到,传出自杀两次。一次在60公分高处,163公分身高的黄珺上吊;另一次是吞金属自杀,最终殒命。
金属来自哪里?看守所的绳索又从何处而得?她为什么要自杀?目前外界尚不知晓。
但可以肯定的是,黄珺之死的导火索,来自于其两张信用卡透支8.7万元,利息、滞纳金等“滚雪球”后无力归还,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其以涉嫌“恶意透支”被刑拘,带入看守所。两个月后,悲剧发生。
让黄珺家属不解的是,黄被警方带走前都在积极与银行协商偿付,那么,她构成信用卡犯罪的条件是否足够?
四卡取现
黄珺,女,1980年2月出生,湖北省恩施人。黄来宁波工作已有10多年,以前在广告公司工作时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
黄珺爱好写作,并于2010下半年通过自学考试报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汉语文学专业。在她的QQ空间里,没有记载她有关银行欠款的只言片语,大多是记录生活和情感琐事。
从她2月、5月间上传到空间的几组照片以及文字记录,黄珺看上去是一个对生活乐观积极的人。虽然离异单身,从字里行间看出,对爱情依然充满憧憬。
黄珺在宁波工作数年后,由于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开始经商,其间开过餐馆。
事起信用卡。
“有可能信用卡是在做黄金期货期间办理的。”记者联系到黄珺的姐姐黄生颜。据介绍,黄珺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一直从事黄金期货投资,“那个时候她还在做黄金期货,名下现金进出比较多,信用卡是银行上门办理的。”
宁波一名股份制银行的人士回忆,那段时间,正值各大银行大肆在信用卡领域跑马圈地。银行还将办卡列入考核相关业务人员的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甚至在2009年前,还属消费一族的高校学生都被列入了信用卡的发展群族之一。
一些银行,为了完成总行或分行下达的办卡业务,将信用卡办理“外包”。中介公司揽得业务后,甚至“站街”拉人办卡,仅凭借一张身份证,就可在不同的银行办卡。
何况,像黄珺这种账户资金往来较活跃的人士,更是这些信用卡推销员的主攻群体。
黄珺曾分别在深发展、广发行,交行、招行办理了四张不同额度的信用卡。黄的投资需要资金,信用卡取现的功能正好帮她运转了资金链。
跟黄珺生前来往比较密切的亲友透露,2009年底,黄珺投资出现亏损,不仅欠下亲友部分债务,之前信用卡取现的资金也一时无力还上。
银行里协商被带走
“她两张信用卡的透支金额都已经还清了,深发展的都销卡了。”黄珺的姐姐通过银行,查悉了黄珺生前的信用卡部分消费记录,“欠下信用卡的费用,她省吃俭用,已经偿还了部分,也结清了部分的账目。”
黄珺的一张深发展信用卡资金记录显示,信用卡取现连本带息共8719元。还款记录显示,她分别在2009年11月23日、12月21日,2010年2月30日、4月19日、5月18日、6月19日各还款1000元,8月19日全部还清,并注销了卡号。
还清欠款的另一张信用卡是招商银行的,而广发行和交行的卡却依然有欠款。
“已经欠了2年多了,今年还了一笔。”广发行宁波分行一名王姓经理告诉记者,但称具体金额他并不确定。
“她是两张两张地还,还好前两张后再还后两张,毕竟,她能力有限。” 黄珺的姐姐说,黄珺先还私人的钱,认为公家的迟点不会碍事。但没料到,信用卡累积性的计息方式,将她的欠款雪球一样翻滚。
以广发行为例,银行记账日至对账单通知的到期还款日为免息还款期,最长为50天。透支利息日利率为万分之五,按月计收复利,复利计收对象包括本金、利息、超限费、滞纳金及其他手续费等全部欠款。
以黄珺未清的两张信用卡为例,广发行欠款为5.2万元的本金,一年时间随着利息的增长达到了9万多元;另欠交行信用卡本金为3.5万元,利息将近2万元。
今年5月23日,黄珺联系广发行协商自己的还款计划。当天,她与前述王经理约好,洽谈信用卡偿付问题。
但让黄珺始料不及的是,此一去则是一条不归路。
黄珺与银行未能达成还款协议,当天,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望春派出所接到银行报案后,办案民警将黄珺从广发行宁波分行带走。
“报警不是我们报的。”上述王经理7月13日告诉记者,当时,他们接到宁波公安局海曙经侦的电话,说另有银行已报案,叫他们准备好相关案情的材料。
警方为何正好在当天联系上广发行?这种“巧合”,让外界猜测纷纷。
王经理所说的另一家银行是交行宁波分行。至记者截稿之时,未能联系上该银行、警方相关人士核实情况。
恶意透支之辨
5月24日,黄珺被宁波公安局海曙分局望春派出所刑事拘留。
记者在这份编号为“甬公海拘通字(2011)第481号”的拘留通知书上看到,黄珺是涉嫌“恶意透支”被刑拘,后进入宁波市看守所。
“她还在银行里协商偿付,这样属于恶意吗?”黄珺的亲属对此表示不解,认为黄珺之前一直努力偿付,“只是信用卡累积的巨额利息让她始料不及,力不从心。”
对此,记者查阅资料得知,2009年12月1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下称“两高”)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且于当年12月16日起施行。
其中第六条规定,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初步计算,黄珺的未归还总透支额为8.7万元。
“两高”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一,认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第二,“非法占有”是区分“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一个主要界限,只有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透支的才属于“恶意透支”,才构成犯罪。
黄珺被刑拘后,家属与望春派出所分管的副所长杨波进行协商,双方围绕是否可以先把本金凑齐还掉,利息由黄珺工作后以薪酬分期还款展开。
黄珺的家属说,当时派出所将他们的协商要求告知了银行,接着又委托专人与银行去协商。但是,双方最终没能达成协议。
据委托人反馈,银行坚持要连本带息一起还。对此,记者联系到前述王经理求证,但他称此事不便细说。该行办公室则要求当面采访,至截稿时,记者未能获得进一步信息。
另有银行人士称,对于坏账,一般要收就是全部收回,这样这笔坏账在基层行才会被销除,否则一样影响业绩考核。
自杀殒命悬疑
不幸的消息在7月8日上午9点左右传来。黄珺家属接到宁波市看守所的电话,告知黄珺患病,住进了113医院。
10点多,家属迅速分批赶到医院。医生告诉家属,黄珺已经死亡,原因是吞了大量金属。
对此,医院方解释称,黄珺吞食的金属在体内,形成肠梗阻塞,返回到胃部,向上进行呕吐。另外由于病床上手脚被绑住,头不能转动,金属呕吐不出来,返回下去塞到气管,窒息死亡。此后,家属在宁波市殡仪馆见到了黄珺。
据警方介绍,黄珺曾两次“自杀”。
6月30日中午11点49分,黄珺进入洗澡间,到12点3分,监管人员发现她用电线在洗手间的水龙头上进行自缢。
夺命信用卡
看守所先将黄珺送到医务室抢救,后送到宁波市第一医院进行抢救。据医院医疗记录,7月5日就可以吃东西了,黄的情绪也显得稳定。7月6日,黄被转院到113医院,7月8日早5点30分,医生突然发现黄珺窒息的状况,经3个多小时抢救无效,在9点05分宣布死亡。
6月30日20时18分,医院曾对黄珺下达《重危病员通知单》。病情诊断为,自缢,缺氧性脑病,吸入性肺炎三项夺命。代表患方签字的是一名管教。据此,医生推断,黄珺在上吊自杀前,6月29日就已在吞食了大量金属。
黄珺家属对黄珺之死存在三点质疑。第一,黄在看守所是如何取得电线的,60公分高的水龙头,身高163厘米左右的黄如何上吊;第二, 黄腹腔里的大量金属,来源何处;第三,黄珺6月30日已经出事,为何家属在7月8日才收到通知。
对此,看守所的说法是金属来源于看守所里羁押人员生产劳动的产品,黄吞进的是打火机电池。
此次信用卡透支事件引发的黄珺之死,依然笼罩着团团疑云。本报将继续予以跟踪。
◎信用卡风险告知够不够?卡奴之死牵出行业乱象
一人多卡时代
黄珺在宁波拥有深发展、交行、广发行、招行四张信用卡。据她姐姐介绍,信用卡基本都在她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投资黄金期货期间,银行上门推销办理的。
那确实是一段银行信用卡“跑马圈地”的黄金时期。一人开4张信用卡并非个案,不仅宁波如此,全国各地一片狂热。
“一般银行发卡业务都实行双轨制,主要是本行员工做指标和业务外包两大途径。”一股份行信用卡负责人私下透露。在这种竞争态势下,银行总行为占有市场,下级行及员工为完成考核,外包中介为达到盈利,纷纷降低办卡门槛,以致站街式揽客,凭一张身份证就可办卡。
由此,发卡量激增。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从中国实行信用卡的2003年起,至黄珺办卡时的2009年前8个月,信用卡已突破1.75亿张,在短短6年间,暴增58倍。虽然之后增速减缓,但仍处于大幅增长状态。
5月18日,央行发布《2011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2.42亿张,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5.7%。
因为有前期的滥发之因,信用卡坏账渐显。
黄珺的四张卡其实并不算多。福建厦门思明区检察院曾提起公诉过的一个案子,一对夫妻,就拥有信用卡31张。
而且,这对夫妻还玩起了信用卡套现连环手,从2006年夏天开始,丈夫以自己的名义,先后从10多家银行申领了20张信用卡。他又背着妻子,以妻子的身份证去银行办了1张信用卡。
后来,张妻为了帮助丈夫解决资金周转困难,也先后向8家银行申领了9张信用卡,并将这些卡交给丈夫使用。
风险告知够不够?
“银行滥发信用卡也存在一定过错、有责任。”浙江一名刑辩检察官介绍,信用卡刷卡透支犯罪趋于密集化,除了发卡行在信用卡管理上的漏洞外,银行为了抢占市场而降低对持卡人的风险评估要求,且并没有充分评估申请人的偿付能力也暗藏了风险。
此外,对于不少“善意”多卡持卡者而言,办卡大多是应熟人考核需要的推销。银行对信用卡偿付责任的告知并不充分。
黄珺曾对其姐姐表露,因黄金期货投资亏损,个人债务不仅有银行信用卡取现,还有民间欠款。但她认为,个人会需要钱紧迫一些,银行的应该不会碍事。
浙江一事业单位的徐姓持卡人称,两年前办了一张交通银行信用卡,没人向他介绍过利息怎么计算、偿付违约一定的额度和时间还会涉嫌犯罪等信息,直到黄珺事发后,他才猛然意识到这个问题。
为此,记者欲通过交行网站“信用卡”一项中查阅,除了还款期限,最低还款额等简单介绍外,没能找到相关刑罚的法律资料。而拨打其客服热线95559电话银行系统,也未能获取相关信息。
银行“封口”
“交行一直没找过我们协商,是我们主动找上他们的。”黄珺的姐姐告诉记者,而且还要求“要连本带息一起还”。
黄珺交行信用卡透支的卡本金为3.5万元,利息将近2万元,达到了2009年12月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的《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划定的“1-10万以内为较大金额”。不过除此外,《解释》还要求欠款时间超过3个月,且银行要发两次以上催收通知到本人后,可被认定为“恶意透支”。
“黄珺一直在还款。”黄珺的姐姐表示。
对于银行是否曾发出过催收通知,7月14日,记者电话联系交行宁波分行信用卡相关业务部门时,一名自称姓李的女士说,她已知道了黄珺之事,但其他情况并不清楚。此后,记者联系分行办公室相关人员,却未获得任何反馈。
黄珺欠款的广发银行总行一位人士14日告诉记者,目前因为公检法已介入调查,该行不便对此做出任何回应。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