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发生的河南省潢川县“大面积腹泻”事件,不仅让华英农业陷入污染尴尬,更意外暴露出“公司+农户”模式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7月13日上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华英农业下属屠宰分厂确实配备有污染治理设备,但当地600多名与华英农业合作的养殖户,均没有配备相关治污设备。
双方采取的合作方式,是眼下正被逐渐推崇的“公司+农户”模式,即华英农业为农户提供种鸭、疫苗、饲料,并派出兽医辅导农户养殖,待这些鸭子长大后,再将它们回购进屠宰分厂。
利润面前暴露监管缺失
遗憾的是,华英农业并没有同时为农户提供治污设备,而这些动辄上万只的养殖户们,则直接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鸭粪,未经处理便排进小潢河,进而加重了河水的污染。
“公司+农户模式在带富农民的同时,也扩大了污染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子仪说,多数养殖户考虑更多的是利润,并不太愿意投资进行污染治理。
而当地政府,虽然也看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却又提不出更好的解决农民就业的办法,只好对养殖户的污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子仪警告说,由于选址不当、布局不合理,污染物超标排放,治理技术缺乏以及监管薄弱等原因,目前全国普遍存在的畜禽养殖业等农业类养殖的排污治理问题,不仅成为制约规模化养殖业的瓶颈,更是制约农业健康发展、生态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
本报记者从国家环保部获悉,农业类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中的重要因素。此前的2010年2月,由国家环保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不包括典型地区农村生活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学需氧量1324.09万吨,总氮270.46万吨,总磷28.47万吨,铜2452.09吨,锌4862.58吨。分别占到全国排放量的较大比例。
沼气发电或许变废为宝
而在6月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中国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则透露,包括“公司+农户”模式在内的养殖污染治理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已完成送审稿,有望在今年正式发布实施。
对于养殖场给小潢河造成的污染问题,华英农业总经理助理汪开江表示,华英集团将通过帮助养殖户将鸭粪改造为沼气发电项目,并为养殖户配备专用机械设备等方式,鼓励养殖场对产生的污物进行固废处理。
汪开江同时透露,他们目前正与几家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合作,探索将鸭子养殖、果树种植以及渔业养殖进行立体整合的可能性,以最终实现对鸭粪等污染物的循环利用,尽可能降低污染。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