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环比季调暂不影响货币政策

2011-07-13 16:32:00 | 作者: 来源:《财经网》

【编者按】在统计局公布经季调的CPI环比数据之前,季调后的CPI环比折年率应该不会成为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

  【财经网专稿】 记者 鲍喆 尽管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期表示,季调后的CPI环比折年率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但是记者在采访多方人士后发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统计局公布经季调的CPI环比数据之前,这一指标应该不会成为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

  周小川是在7月8日于清华大学参加国际经济学会第十六届全球大会时作出如上表示的,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若恩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学界呼吁统计局发布季调后的CPI环比数据由来已久。但是一直以来统计局公布的CPI环比数据都是没有经过季节性调整的。而在没有官方相应数据支持的背景下,央行要依据CPI环比折年率制定货币政策恐怕很难实现。

  渤海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进一步解释说,由于无法像统计局一样全面掌握当月物价相关数据,即使是统计局公布的未经季调的当月CPI环比数据,其他机构也很难精准测算。

  因此,在统计局公布更详尽的官方CPI数据之前,业界预计央行仍然需要根据CPI同比数据来制定中国的货币政策。

  记者了解到,尽管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剔除季节性因素技术,但由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节假日上的差异以及近年公休日不断调整等因素,国际上通行的剔除季节性因素技术并不能在我国完全套用。但是这些因素都会对价格、市场产生很大影响,给统计局计算环比精度上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这也是统计局短期内不能公布季调后CPI环比数据的原因之一。

  CPI月度同比增速反映的是从去年同期到当月的物价变动情况,而货币政策则是从政策生效时开始影响未来。时间轴上面的不匹配使得货币政策不太可能对近期的物价同比指数产生明显作用。但是CPI环比折年率利用季节调整以后的环比数据进行预测,反映出物价如果按当月发展速度增长,变换为年度数据后将达到的水平;这与央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时间显然更为匹配,有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也更容易检验政策效果。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作者:【财经网专稿】 记者 鲍喆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