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欧债危机恶化打击全球投资者信心,人民币亦受冲击,兑美元创7周最大跌幅
【财经网专稿】记者 苏晨 据彭博社报道,欧债危机恶化也打击全球投资者信心,人民币兑美元创7周最大跌幅。
全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上海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日跌幅一度达到0.11%,报6.4742元,创5月23日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跌0.12%至6.4730元,12个月期人民币/美元NDF跌0.05%至6.4099元,创三周最大跌幅。
东方汇理高级经济学家Dariusz Kowalczyk指出,“欧洲市场令人失望的局势打击了全球投资者信心,人民币NDF下跌正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另外,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高通胀率也加深了人们对资金将撤离中国的担忧。”
欧洲财政部长11日拒绝排除希腊临时性债务违约的可能,欧洲各国正在竭力防止主权债危机继续蔓延。而意大利及西班牙的债券收益率大涨,两大欧洲经济体的公债收益率即将触及曾迫使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寻求外部援助的水平。意大利的债务负担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在希腊债务危机一波未平之际,意大利公债收益率的飙升激发了对欧洲债务危机波及较大经济体的担忧。
澳新银行的高级交易商Alex Sinton亦表示,意大利债券无疑面临压力。欧元仍然疲软,而且还有下行可能。而在过去两个月,标准普尔和穆迪曾表示可能会调降意大利的评级,因为迟滞的经济增长会让意大利很难削减债务。
受此影响,避险情绪主导市场。汇市大幅波动,投资者抛售高风险货币,欧元兑美元跌至7周低点,兑日元亦跌至4个月低位,兑瑞士法郎距离历史低点仅0.5%;受欧元影响,英镑兑美元亦走低。欧洲主要股市普遍暴跌,多数资金都流向收益性和安全性更高的资产,且避险风潮正从欧洲蔓延到美国。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跌到本月最低,公司债信用违约互换(CDS)基准指数创下3月以来最大涨幅,公司债市场的新债发行已基本停止,显示固定收益投资者更青睐于安全性最高的公债。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