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映秀原址重建属于“危险区”中的重建。震后泥石流会增加,河沙淤积,河床抬高,映秀新城的标高就相对降低,堤防高度又不够,容易遭受洪水和泥石流灾害
【《财经》综合报道】 关于汶川映秀镇在地震后原地重建的争议再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专家马东涛表示,映秀选择原地重建有误,但映秀镇镇长徐红军则表示,映秀重建选址经过了反复考察,重建选址已属当地相对最安全的位置。
7月1日以来,瓢泼大雨引发的泥石流袭击了四川省汶川县等多个乡镇,汶川近7000受灾。据中国新闻网消息,在汶川县映秀镇,廊桥周围的河堤已经被冲毁。在映秀新城上游1公里的烧火坪隧道口,200余米长的河堤也被冲毁,据了解,此处比廊桥处威胁还大,如果河堤被冲毁,洪水将直接进入集镇,后果不堪设。
据广州日报消息,马东涛称,映秀原址重建属于“危险区”中的重建。“映秀遭泥石流两次重创的直接原因,与重建过程中对灾害因素预料不足有关。”他说,震后泥石流会增加,河沙淤积,河床抬高,映秀新城的标高就相对降低,堤防高度又不够,容易遭受洪水和泥石流灾害。
但对这个说法,映秀镇镇长徐红军明显不同意,他称,映秀重建选址经过了反复考察,重建选址已属当地相对最安全的位置。
据媒体报道,一位曾参与重建规划的专家曾表示,映秀之所以原址重建,一是因为映秀是旅游必经之地,而且当地水资源丰富,有多家发电企业。另外,当地山多平地少,除映秀本地外,很难再找到可安置如此多人口的新址。
此外,马东涛还预测,汶川当地的泥石流将持续100年,他称这一结论是基于他对舟曲泥石流以及藏东南泥石流的研究之上的。1879年,位于舟曲附近的甘肃文县发生了8级地震,100多年以来,这一地区一直泥石流频发。他称,他考察过舟曲泥石流的固体物质,这和1879年的地震所产生的固体物质是一样的。
马东涛称,地震导致两岸山体出现松动,引发泥石流灾害要比以往容易得多,“映秀等镇选址时并未彻底考虑这个因素,只按常规雨量进行设计。”目前降雨较历史同期并不算多,泥石流真正的“高潮”还没有到来,一旦下真正的大雨,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