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中央政府网站7月4日发布“年中经济观察”一文表示,盘点上半年,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是物价高位运行,这会对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第一财讯:中国中央政府网站7月4日发布“年中经济观察”一文表示,盘点上半年,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是物价高位运行,这会对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文章认为,当前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通胀并没有对经济增长造成明显拖累。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以及供求总量的平衡,下半年CPI将有一定程度的下挫。
这篇并刊发于《人民日报》的时评指出,物价高企,不仅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居民生活的支出,而且会对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如何看待目前的物价水平,关系到宏观调控决策的取向。
评论表示,虽然当前物价水平较高,通胀压力较大,但物价总体上仍处于可控区间。6月CPI环比将继续上扬,但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以及供求总量的平衡,下半年CPI将有一定程度的下挫。
文章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认为,流动性充裕或过剩推动、成本推动、国外输入推动是三个原因。成本推动物价上涨具有一定的刚性。从农产品看,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成本、运输成本的上升直接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加上由于农产品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产品价格缓慢上升不仅是现在也是未来的趋势。
另外,高企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价格市场的传导,推动了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
文章还认为,本轮物价高企是结构性的。目前食品和住房等结构性物价上涨的压力很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表明,食品价格上涨达11.7%,影响CPI上涨3.5个百分点;居住价格虽然降温,但上涨势头总体上仍然在持续。
针对当前物价高位运行的态势,必须增强稳定物价的信心。评论援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昕表示,只要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下功夫,稳定物价有望达到预期目的。当前我国库存充裕,夏粮增产已成定局,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稳定物价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
不过,评论表示,当前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通胀并没有对经济增长造成明显拖累。我国1-5月份财政收入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表明实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状态。
在稳定物价方面,评论表示,实现今年物价总水平控制在4%左右的目标,困难不少。物价三大推动因素不可能在短期消失,加上2010年的翘尾因素对价格的顶托,即便没有一季度以后的新涨价因素出现,把今年的CPI控制在4%左右都存在困难。另外,许多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依然存在价值和价格不符合的扭曲现象。
评论强调,物价形势,事关民生与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必须高度重视。“要加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结构与管理好通胀的关系,保障市场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稳定物价总水平。”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