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困境

2011-05-21 20:36:00 | 作者: 来源:《财经网》

【编者按】央行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不足、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现行资本管制弊端、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关系不顺等等,都被认为是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因素

  【《财经网》特派陆家嘴报道组】 “在国外,无论是在金融业发展过程中,还是处置金融风险过程中,谁都不会挑战央行的权威,但是在中国,央行的权威太不够。”在5月19日-21日进行的2011陆家嘴论坛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如此道。

  央行货币政策效果屡屡不佳,其独立性及权力界限何在,一直以来都备受外界关注。在2011陆家嘴论坛,这一话题同样是与会嘉宾们谈论的热点。央行行长周小川、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教授罗纳德·麦金农、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胡盛华等,均围绕这一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央行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不足、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现行资本管制弊端、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关系不顺等等,都被认为是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因素。

  现象:

  花旗银行胡盛华:中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起作用太小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胡盛华在论坛期间指出,美国政府干预经济有两个措施,一是货币政策,二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有效,一般地,假如做一个大致的比例判断,可能80%的功效是通过货币政策实现,20%是通过财政政策实现。

  但在中国,情况不太一样,有相当一部分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小。胡盛华说,原因是我们除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还有行政政策。他说,中国的货币政策一大部分是量化的,比如说控制贷款总量,以及调节存款准备金。至于加息、减息这部分,在整个政府影响经济的所有政策中,可能只有10%、15%的功效,应想办法扩大利率杠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释因:

  人大财经委吴晓灵:央行权威太不够 埋金融风险

  探究货币政策作用太小的原因,也许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的发言能够部分回答:由于央行的权威性不够,致使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在国外,无论是在金融业发展过程中,还是处置金融风险过程中,谁都不会挑战央行的权威,但是在中国,央行的权威太不够。”

  吴晓灵认为,虽然金融监管方面中国拥有政治优势——有国务院在统筹,很多金融问题化解看起来没有太大问题,好象中央银行权威性不够也没有酿成大的问题。但是,长期这样下去,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会产生很大弊病,尤其是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如果人民币想有一席地位,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状况,将根本无法适应。

  吴晓灵说,中国金融市场所处阶段和国际上不一样,西方金融创新发展过度导致金融危机,中国则存在着金融压抑。中国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都发展得非常不够,体现在监管体制上面,即过度实行机构监管,完全排斥功能监管。以机构监管为主,好处是可以控制一些风险,机构的风险有人负责任,但最大弊病是割裂市场,各个监管当局实行不同的监管准则,埋下金融风险。

  耶鲁大学陈志武:决策层不采纳央行建议 央行很痛苦

  外界认为央行“不够独立”、“不够权威”、货币政策“不够有效”,但央行有自己的苦衷。

  在5月19日晚“浦江夜话”后接受《财经网》采访时,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透露,“实际上,主要的央行官员非常市场化。因为彼此熟悉,我知道他们的痛苦所在。他们的痛苦在于,决策层不一定认同、采纳他们的想法和政策建议。”

  陈志武指出,2008年至今,中国政府数次放出天量贷款,为解决危机的短期利益而不顾长期影响,导致现在的通货膨胀。中央因此提出要抑制通胀,市场手段失效后又推出行政手段,如房产限购,发改委约谈企业打压物价,“从2008年开始不顾一切提供天量贷款时,怎么没想到现在要不断地去压通胀呢?”

  陈志武向《财经网》记者表示,中国过去几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总是特别“毛”,总在冰火两端间跳跃。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到长期利益。正因要持续增长很多年,所以短期政策选择不要太匆忙,这是事关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问题。

  陈志武认为,目前针对通胀的宏观政策和行政手段收效甚微,且导致“政府不该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短期看,将使经济结构扭曲,长期看,对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非常不利。并且,现行货币政策制造出“利率双轨制”,使国民企状况冰火两重天,且这一局面持续恶化。

  谈到政府接下来的大规模投资扩张计划,如3600万套保障房、十二五期间“七大战略产业”的投资等,陈志武对《财经网》说,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背景下,扩张将会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从而创造更多的流动性。

  届时,央行可能会更痛苦。

  辩护:

  央行行长周小川:扩张性政策确实会带来泡沫,但不确定性因素太多致退出时点难定

  此前,诸多批评者认为,正是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推出的一系列不恰当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中国目前通胀难以抑制的局面,而这从一开始就应预料到。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在5月20日陆家嘴论坛的主旨演讲中也承认,“经济理论和国际的历史结论都告诉我们,一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实行以后会带来负作用,就是事后会引发物价上升,可能会引发某种资产泡沫。”

  这是中国高层官员罕见地公开承认这种政策存在负作用。

  不过,周小川表示,因为不知道金融危机究竟会怎么演变,在当时也很难作出准确估计到底负面冲击有多大,所以一个可能的好的选择就是最开始时尽量出手要快、出拳要重,以尽快挡住危机。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的应对方案是在11月初推出总值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一经济刺激计划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支持上一批包括民生、社会发展等的项目。

  周小川表示,在应对危机的政策出台后自然要考虑及时退出问题,但是,从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应对到现在抑制通胀,中国宏观管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一直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斯坦福大学麦金农:中国通胀完全源于美国零利率 央行也没办法

  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教授罗纳德·麦金农认为,现在中国的通胀实际上是美国政府的决策导致的,中国政府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麦金农教授说:“事实上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现在是‘困兽’,他们现在控制流动性方面所做的工作,比方说提高商业银行准备金率,对通胀只有一定程度上的作用。中国政策制订者很难有更好的办法。除非你们可以派一个代表团到华盛顿去劝说美国人改变他们的金融政策、货币政策。”

  中金彭文生:在现状下,货币政策选择确实较困难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在现在汇率灵活性不足、资本帐户有空余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选择确实比较困难。

  他认为,如果国内完全依靠价格工具,而不控制增量流动性的话,可能会造成自动流入、国际收支压力加大。

  彭文生说,过去几个月,货币政策的调控开始显现效果。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经济增长有开始放缓的迹象,4月份的PMI,尤其是整体的定单指数和出口定单指数都在放缓。他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还是会维持偏紧态势,以巩固过去几个月的效果。另外,从短周期来看,全球价格调整,有利于控制通胀预期的压力。

  关于货币政策,彭文生认为,应更多地使用理想状态化价格工具。

  建议:

  国研中心巴曙松:放松资本管制 让市场受益而非仅垄断企业

  导致央行货币政策“失效”的另一个原因,也许是现行的资本管制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在资本管制、不可兑换条件下,能获得对外投资和外汇应用的,往往是游说能力强的大型垄断企业。大量有创意、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本来很有创意很有想法,却得不到审批机会。

  因此,巴曙松呼吁,不能老是在讨论“积极稳健推进”,而没有明晰的行动计划,应有一个资本项目开放的清晰时间表和路线图,去倒逼开放进程,比如设定5年或者10年的期限,然后倒推利率市场化、债权市场化,各方面去积极推进。

  巴曙松同时强调,他呼吁资本开放,并非是要激进地、不顾条件地推进市场化,而是意识到,通过开放来促进国内改革是目前很重要的路径,“在放松资本管制后,市场化的有活力的金融机构将获得发展机会,它不用跑到北京去审批要额度,就能集中注意力发展它的衍生工具,发展它的风险管理工具。”

  浙江省金融办丁敏哲:中央应适当分权 调动地方积极性

  另一个导致金融管理体制效率不高的因素,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关系存在偏颇。

  浙江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丁敏哲建议,中国的金融管理体制应进行适当调整,建立统分结合的分层次管理体制,中央适当分一些权和责给地方。

  丁敏哲认为,金融管理体制还是要以中央为主,这不可替代,现有的垂直管理体制没问题。但是,地方从某种程度上也不应是纯粹的配角。可以在统一监管规则下,由中央和地方实行分别的监管模式,大的或基础类,属中央,准金融或其他一些小机构,适当分给地方,责任落给地方,这样有利于形成大统一、小分权的监管格局。

  丁敏哲建议,应合理划分管理边界,既不能出现盲区,造成监管缺位,也要尽可能避免重复监管。他建议中央可考虑建立一个综合协调机构,统一规划、统一划定边界、统一制定政策,避免职能交叉,避免政策导向使基层无所适从。他说,现在有一些重复监管现象,一个债券三个部门在管,这种现象非常不正常。

  考虑到权责对称的管理方式,丁敏哲建议,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不能监管是垂直的,风险是地方,“我们开玩笑说,上面生病,下面吃药,信息不对称,这样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

【作者:《财经》综合报道 】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