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欲借S&ED求解赴美投资壁垒问题

2011-05-10 01:20:00 |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最新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昨日在华盛顿开幕。相较以往,此次中美双方之间的火药味减弱,将更加务实地重点关注双边投资准入及经贸话题。

  最新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昨日在华盛顿开幕。相较以往,此次中美双方之间的火药味减弱,将更加务实地重点关注双边投资准入及经贸话题。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中国国际贸学会中美欧战略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他曾任中国驻美国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 对中美双边投资及经贸关系有切身的工作体会。

  何伟文对本报记者指出,基于双赢基础及加强战略互信的中美S&ED, 本轮两方都会更加务实。中方将重点关注赴美投资壁垒、美国货币政策以及财政赤字;美方亦会关注中国自主创新政策、中国投资环境以及市场准入。

  第一财经日报:本轮对话,中美双方目前的主要诉求各是什么?

  何伟文:首先大的方面应该是一贯的,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也就是说,双方最重要的核心点是增加战略互信,因为没有战略互信什么都谈不成;在经济方面,进一步寻求在合作基础上达到双赢,不是过去的“零和游戏”。

  但在具体问题上会有所变化。从中国对美国的诉求来讲,除了放宽高科技出口限制以及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之外,今年可能要突出两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壁垒问题,以及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财政赤字状况的担忧。

  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本来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但是安全障碍和政治障碍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方面美国应该改变冷战思维,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其次,在多边方面,现在全球经济稳定复苏相比一年前更为明显,但是美国的财政赤字情况却在恶化。根据上半年预算赤字情况来看,折合年率会超过GDP的10%,公共债务很快在这个月就会达到国会规定的上限,因此,标普最近把美国主权债务的前景调为负面,这对美元的价值和中国在美国拥有的大量美元资产来说都是很不安定的。此外,美国的经济政策还未结束量化宽松,导致现在各个新兴经济体开始加息,欧洲也在加息。因为中美两国都是对世界经济复苏负有重要责任的大国,所以中国应该会希望和美国加强协调,美国应该在这方面认真调整自身的政策。

  从美国对中国的诉求来说,一贯的话题是“贸易平衡”及“汇率”,但是今年诉求更加突出在自主创新、投资环境以及对美国公司的市场准入限制等领域。虽然去年也提到,但是今年可能会更加突出,骆家辉5月4日讲了这个问题,估计今年会谈得更多些。

  日报:与前两次相比,此轮对话最大的变化在哪里?

  何伟文: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去年的基础上更加务实,更加积极要求取得实质成果。

  中国会要求美国采取切实措施,使得中国对美国的投资能够稳定增长;美国的诉求则更加清楚,比如汇率问题还会讲,但是一定会以比较强有力的形式,来敦促中国推进汇率机制改革,但是具体到语言和压力,以何种形式来体现,这要到对话结束时才能清楚。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美国关注问题的核心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制造业复苏,要重塑制造业增加就业必须扩大出口,今年是其出口倍增计划的第二年,因此对中国市场抱有很大希望。这个出口包括商品出口、服务出口,所以对打开中国市场准入的门槛以及提高美国公司竞争力的要求会更加迫切。

  但从中方来讲,其实我们投资的90%以上不在欧美,美国占的比重很小,在这方面遇到障碍是很不应该的。而另一方面,对中国企业来说,在美国投资会有很大的商业机会,因此,我们需要扩大对美国的投资。

  所以,通过这次对话,我感觉将通过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更加密切的合作,大大增加中国企业的对美投资,这对中国和美国来说都是好事。

  日报:如何看待美国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批评?

  何伟文:这要分两点,如果国外产品直接进来,没有在中国研发或生产,就没有受到相应补贴,美国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但事实上,这些产品在美国国内已经受到了补贴支持。

  举例来说,从美国出口到中国来的新能源设备,如果是在美国研发生产的,虽然没有受到中国相应的支持,但在美国已经受到了支持,这是不容忽视的。

  去年,美国联合钢铁工人工会发过一个报告,有关中国对整个能源产业的补贴,报告提交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要求呈交给世界贸易组织。后来贸易代表办公室只指出了几点,把大部分内容压下了,因为他们认为,实际上美国国内也提供了相应的补贴,不能构成什么问题,各个国家都在这么做。

  在中国国内,包括美企在内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注册,就视同中国公司,享受同样待遇,

  研发技术也可得到支持,生产也会得到支持,如果说哪个地方不一样,可以具体提出来,可以纠正。但是从我们的政策来讲,是一样的。

  日报: 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遇到壁垒的核心问题在哪里?

  何伟文:其实核心还是给予中国企业国民待遇的问题,不要存在偏见。

  换句话说,如果它是按照法律来做,这个法律是跟国际法一致的,而且它适用的对象不光是中国企业,包括各国企业和美国自己的企业,这样做是可以的。但问题是,不能专门针对中国企业,比如华为收购三叶的案例,就是完全针对华为的,这样做就有失公允。

  所以,我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是这样看的,如果按照法律法规,大家透明地公开竞争,这个我们没有意见,我们不赞成的是,以安全为由专门针对中国的个案,而实际上,这个安全理由又不太站得住脚。

  我们反对的是,有些仅仅因为部分议员吵吵, 就把一些正常的中国投资项目枪毙掉,有的虽然不是直接枪毙,但是让你自动退出等情况。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