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峰会:G20走向分化

2010-11-12 00:00:00 | 作者: 王晓薇来源:华夏时报

【编者按】[标签:描述]

分歧没有弥合 内容缺乏约束

本报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首尔,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当地时间11月11日18:23,随着最后一位客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进入会场,G20首脑峰会的第一个正式活动——G20晚宴开始。也正是从此刻起,为期2天的旨在弥合后危机时代分歧,共享稳定增长的第五次G20首尔峰会正式启动。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本次晚宴的座次与双方所持的立场不谋而合。晚宴大厅中由34个席位组成的椭圆形餐桌上,胡锦涛与金砖四国中的两个国家的元首都坐在了餐桌的同侧。他的左侧是巴西一新一旧的两位总统,卢拉和他的继任者巴西第一位女总统罗塞夫;他的右侧则是在晚餐前刚刚举行过双边会晤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而在他的正面,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坐在奥巴马右边的是本届峰会的东道主韩国总统李明博。印度总理辛格也坐在了这一侧。各组织的首脑则大多环坐在了餐桌的两弧上。
    在晚宴之外,这种分化更明显。
领袖们不打算掩盖分歧
    从本届峰会开始前,G20的领导人们就没打算掩盖分歧。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成为分歧的主要根源。
    11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面对韩国媒体专访时直接开炮,对量化宽松政策给出了“我不喜欢”的答案。在与奥巴马面对面的双边会晤时,默克尔更是直接告诉对方,巩固财政和经济增长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希望美方能先遵守多伦多峰会时达成的削减财政赤字的承诺。实际上,这是指责美国违背承诺。财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干脆将美国的行为总结为“虚伪”。
    德国的态度也影响着欧盟的态度,在G20峰会即将开始前,欧盟主席巴罗佐表示,他会针对“美国政策对其他国家和地区造成的负面溢出效应”在G20峰会上向奥巴马讨一个说法。
    新兴经济体对于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更加敏感。这一次,巴西又站了出来。巴西财长曼特加9月底就已经宣布“货币战争”爆发,在首尔晚宴前,曼特加又提出建议:将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和雷亚尔纳入储备货币。“现在正是考验哪些货币可以在国际贸易当中扮演晴雨表角色的时候。”他说。卢拉总统随后在记者面前支持了这一立场。
    11日,G20的两个核心国家——中国与美国举行峰会。胡锦涛在与奥巴马会晤时坦率地表示:“中国今年6月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决定是在经济、就业面临十分复杂形势的背景下做出的,很不容易,中国可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但只能渐进式地推进,希望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就在G20峰会举行的一周中,人民币对美元已经上涨450个基点,创下了自2005年以来单日最大涨幅。此外,胡锦涛对奥巴马直接表达了对美国量化宽松的“关注”。
“高分贝话语”
贯穿谈判进程
    G20峰会之前,弥合分歧的努力就已极其艰难。
    11月8日,负责会议草案拟定工作的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业务的副部长布雷纳德、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韩国企划财政部次官助理申齐润等G20成员国副财长们以及助手们等约50人率先进入了“峰会日程”。他们从早上8点不到就被“禁闭”在了一间小房间里,开始了一轮轮艰苦的“讨价还价”。他们就G20首尔峰会的核心议题进行了逐一谈判。第一天的讨论持续了近14个小时,结束时几乎快到第二天。
    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助理迈克尔·佛罗曼、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韩国G20峰会筹备委员会企划协调团团长李昌镛等各国代表们聚集在国际会展中心内,加入了谈判的队伍。这一轮谈判又几乎是20个小时。“G20会议不会讨论特定货币,希望给保护主义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释放有力信号。”崔天凯在讨论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
    10日,上午,首尔G20峰会准备委员会发言人Kim Yoon-Kyung在一次草案通气会上表示,会议草案讨论十分“热烈”,以至于“不得不开门透气,以免会议室温度太高”。而从会议打开的门缝中,能听到的则是与会人员在谈及增长平衡问题时的“高分贝话语”。
    下午,谈话的“高分贝”仍然没能降低,关于经常账户目标定量化的讨论还在持续,与此同时关于汇率的措辞也在推敲当中,除了由市场决定汇率说法被保留外,在避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说法旁的括号中还写有“竞争性被低估”。接近晚上10点钟,公报草案暂时被拟订。对汇率问题的看法与10月底的庆州财长会议一致,逐步向市场型汇率机制靠拢,同时也给出了IMF改革的时间表,要求其在2012年前完成投票改革,而对于最为敏感的经常账户失衡问题,仍未达成共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参与谈判的人士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谈判将有可能持续至截止时间前的最后一分钟,所有的议题都是有争议的,每个人都在试图继续讨价还价。”
    11日,就在峰会正式召开的当天,会议的草案仍然在“孕育”。李明博即使是在出席商务峰会时,也不放弃对正在讨论的代表们喊话。“希望代表们能在已经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对经常项目失衡问题进行严肃的讨论。”喊话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会谈还在僵持。在匆匆出席了G20开幕晚宴后,各国代表再次闭门。深夜,一份在经常项目量化目标处仍留有空白的草案将被递交至12日的首脑会议。
金融危机留下的
成果在浪费
    12日下午4点,在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G20首脑峰会后,被斟酌了良久的G20公报《首尔宣言》发表。《宣言》基本拷贝了庆州G20财长会议的协商内容,新加的区域化、差别化对待汇率问题的说法也并没能根本解决成员对汇率的分歧。空白的经常项目量化问题也被推至2011年上半年讨论。对于在G20会议中有了具体进展的项目,需要等待的时间却又太长,IMF的改革将要在2012年前才能实现,大到不能倒的银行名单还在罗列当中。“分歧没有弥合,内容缺乏约束。”彭博社对《宣言》只作出了如此简单的评价。
    “没有法律地位,没有监督与惩罚机构,没有议程的推动机制,G20峰会这个诞生于危机的产物很可能会随着危机的结束而变得没有价值。”第一届华盛顿G20峰会筹备官、美国贸易与投资专家丹尼斯·普莱斯说,“空谈只能浪费掉G20这一个金融危机留下的最好成果。”
    首尔峰会是G20一年两次峰会机制中的最后一届,2011年的G20峰会将只举办一届。会议周期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G20在后危机时代迅速变得尴尬起来。24个月前,“抱团取暖”的共同心态提升了G20的权威,并成功地取代了有西方俱乐部之称的G7。然而,随着各成员经济复苏状况的不同,在华盛顿和伦敦峰会所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已经消散。这个多边权力平台,开始向双边密集磋商平台的方向转变。
    从单一的复苏主题跨越到平衡危机和发展双主题,这届首尔G20峰会开得有点乱。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