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009-08-04 00:00:00 | 作者: 周红玉来源:东方企业家

《汉声》杂志发行人黄永松喜欢运用葫芦做创意,他教你如何做杂志生意。

  蓝底的粗布从中间分开,蓝布中央印着个白色的葫芦,这是黄永松在北京办公室门口挂着的门帘,进入房间的人都要从这儿穿过。黄永松没说过自己是否喜欢葫芦,可《汉声》在台北八德路4段72巷的编辑部大门,甚至《汉声》的logo都是葫芦形状。这引得有人问他“挂葫芦干吗”,他玩笑着答“卖药”,“卖什么药”,“传统文化的药”。

  黄永松是《汉声》杂志的发行人和创始人之一。40年来,《汉声》深入民间,记录下了大量潜藏其中的传统民间文化,被称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2006年,《汉声》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亚洲之最”,被称为“给内行看的最佳出版物”,一些人甚至把收藏这本杂志当作一份荣耀。

  一本以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为内容的杂志能够办得这样有声有色,多少有些让人惊讶,要知道现在连大众类的时尚杂志都处境艰难,这让很多经营杂志的人都想弄明白黄永松的“葫芦”里除了传统文化还在卖什么药?

……

  黄永松第一次见到吴美云是在1970年,27岁的黄永松刚从台湾“国立艺专”(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科毕业不久,当时是台湾推动现代艺术的几个代表之一,那时迷恋电影的黄永松拍了一个前卫的实验电影《不敢跟你讲》,虽然没有公映,但在很多艺术家中流传,吴美云就是一个,“我看了四遍,佩服,能拍出这种水准的电影,让人感动。”

  当时的吴美云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立志于创办一份介绍中华文化的杂志,文字功夫了得的吴美云急需一个美术编辑,经朋友介绍,她见到了黄永松。

  那时台湾有一句话“害你的朋友就是找你办杂志的人”,而黄永松还是接受了邀请。“我们是很简单的人,天不怕地不怕,朋友的事两肋插刀,就去帮忙了。”

  最初《汉声》是一本叫《ECHO》的英文杂志,目的是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后来意识到让中国人自己了解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华文化,对传承文化、帮助国人提高自信意义重大,于是改版为中文版。

  然而不管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杂志始终难以盈利,依靠广告收入是杂志的主要商业模式,可广告主之所以要在媒体上刊登广告,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媒体的传播效力,传播得越广泛广告效果越好,可像《汉声》这样一本杂志,注定不会是一本大众读物,这使得他们拉广告拉得很辛苦,“要陪广告主吃饭,他们搞不懂这本杂志是讲什么的,要去求人家,投了广告,要谢谢人家,我心里想,不是我谢谢你,是你要谢谢我们,我们把已经失落的历史、生活方式找出来,让你参与,你要谢谢我们。”说起那段经历,黄永松还有些生气。“既然生气,我们就不做生气的事情。”《汉声》杂志决定放弃广告。

  那是1978年,《汉声》已经创办了8年,黄永松和吴美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杂志丛书化,之后的《汉声》成了一本出版时间不定时、杂志版式不定形,没有任何广告的异类杂志。

  《汉声》的经营一直是低成本运作,人员精简得不能再精简了,留下来的每一个人都是身兼多职,办公地点就在吴美云家里,腾出一个房间做编辑部。然而即便是这样,仅仅依靠发行,财务也很难持平。为了能把杂志继续办下去,黄永松开始替一些企业做产品目录、年报、拍摄产品图片,“我们分得明明白白,替人家做东西,我必须听他的,不能自己赋予意义,那我就心甘情愿帮他做。”

  慢慢地《汉声》的口碑越来越好,有人为他们题写了一副对联,“村店出好酒,陋巷有高才”,横批是“舍我其谁”,看似默默无闻的背后蕴藏着壮阔,黄永松讲起那10年的时光,用“得意”来形容。

  然而不想做主流的黄永松同时也强调“我这个人大概不会孤芳自赏。”

……

  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喜欢喝茶,换一种说法叫喜欢茶文化,黄永松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他眼中的茶,不仅是文化,也是产业。这大概与他的背景有关,他的外公当年在桃园县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茶工厂。从小他就知道文化和产业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一天黄永松问一个刚来《汉声》做美编的小女生,工作感觉如何,小女生如实回答“到处都是点点,眼睛都花了。”“那就对了,蓝印花布的特点就是点点很多。”他们说的是为“蓝印花布”展做准备的事情。

  黄永松和《汉声》抢救中国古老的布艺——蓝印花布的故事很多人都熟知,但仅仅如此,黄永松认为还不够,在他看来,如果蓝印花布的作用仅限于研究,那就会变为孤芳自赏,这些古老的文化只有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我一定要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来面对这个事情。”他联系产业界的朋友,说服他们一起来弄。“设计界随时都在寻找新的时尚元素,这个元素从哪来?它的诞生是有文化背景的,仅仅依靠西方的教育,你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唬唬自己人还可以,拿到国际上就不行了。那要怎么办呢,要 脱这个一定要有你的文化根源,所以主源要在,主要的根源要在。”

  喜欢茶的黄永松,曾经把库淑兰的剪纸做成一套茶具,库淑兰是他在陕北找到的一个剪纸老艺人,并曾为她的作品做过一期专集,著名出版人张立宪(老六)在看到这套茶具时大为震惊,不懂喝茶的老六,当即购买了两套。在这套茶具中,既有茶文化又有剪纸文化,合二为一。这就是典型的黄永松式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是根源,有了它你才可以有一个元素去创造,然后才能设计出产品来。”

  现在黄永松又有了一个更庞大的计划,准备在宁波一个古镇打造一座“天工之城”,名字的缘由来自明代所著《天工开物》,这是一部关于古代中国人工艺工业的著作,而黄永松将要建造的正是一个由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企业相结合的基地。

  在他的计划中,他会把整个社区进行垂直整合,比如古镇上某一处的房子很有特色,就会有一个东京的建筑师过来,和房子的主人谈,两个人把各自的优势相结合,房子的主人了解当地特有的文化和工艺,东京的建筑师有宏观的全球化视野,掌握最新的技术,他们可以一起把房子改造甚至重建,或者是他们想到的任何事情,将这个房子的价值最大化。而更远的目标则是建立一个基金会,整合全球的资源来对这些古老文化加以保护和推广。

  为了这个“天工之城”,65岁的黄永松经常往来于宁波、北京、台北、东京……其实不仅是现在,自创立《汉声》开始,他就一直在奔波。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声》的发展主要依靠人,吴美云、黄永松、姚孟嘉、奚淞,他们四人并称“汉声四君子”。黄永松从不否认人是《汉声》最宝贵的财富,而除了靠人,他也正在摸索一套《汉声》生存模式,“是能够细水长流的,说得更低潮些,只要一息尚存。做文化的事情,常常是潜学,阴阳来讲,他是阴的,要靠熏陶,你让他变成一个阳刚阳场,他会失态,在社会上他不是最重要的,但没有他不行。”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